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日期:2022-11-18 15:03:30  发布人:信息公开网  浏览量:104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解放思想抓机遇、改革创新促跨越、着眼长远谋发展,统筹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收获了新成果、取得了新成绩。

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

1.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起草《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全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等,组织召开全校动员会、宣讲会,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大型专题特色展二期,举办“徐生心向党·百年华诞颂”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读百年史诗、忆百年征程、唱百年赞歌、颂百年担当、寻百年初心”,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研学实践等主题活动,全力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

2.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把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采用“四五学习法”,深学细照学党史,边学习边改进,多为师生办实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强化党建引领,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生态

1.基础党建扎实有力推进对照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支部“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督促指导二级党组织抓实党支部建设,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础制度,不断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路径。成市委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选举工作,推选徐锋校长为我校党代表,圆满完成参会任务,会后及时在全校范围传达会议精神。

2.组织申报各类党建表彰。先后推荐省委教育工委“两优一先”“三个最佳”和市委教育工委“两优一先”等表彰项目,共计3个项目9人次获得省、市表彰,从层次、质量、数量上实现近五年来新的突破。

3.不断丰富“清源”纪检特色品牌。打造以“校风清廉教风清正学风清纯”为主线的“三清示范校”,这一实践被立项为市纪委重点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廉洁家风书画作品、优秀微视频微动漫征集评选等活动,荣获省纪委监委宣传部“运河清风”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奖1项。

4.顺利完成巡察整改专项督查工作。根据十二届市委第十六轮巡察暨巡察整改专项督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市委第六巡察组于20217月对我校进行巡察整改专项督查工作,整改质效评估总分为96分,其中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和巡察整改树品牌促发展情况均为满分。并于2021910日反馈督查意见,共指出了2个方面4类问题。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巡察组的反馈意见和整改要求,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动态对账销号。截至202111月,督查反馈的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健全工作制度,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思想上高度重视,完善制度压实责任。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制定《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办法》《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021年度任务清单》《党委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021年度任务清单》,分二种类型四个层次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明确落实“五种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修订学术道德、新媒体管理、新闻信息发布、宣传阵地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各二级党组织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努力实现用规范有效的制度管人管事管阵地。

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智”助力乡村振兴

1.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双方以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共建冠名班、奖教学金等方式持续加强合作,各二级学院深化企业合作,大力推进“双元”合育、“岗课赛证”融通、“一心双元三段四融”现代学徒制、“234” 工学结合等制度,不断探索产教深度高效融合新途径。成立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中心,2021年顺利完成5个职业技能等级项目、606人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顺利完成现代农林职教集团、食品生物技术、药品生物技术等3个市级产教融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绩效评价及全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数据平台统计工作。承接“三乡工程”进校园暨2021年农业类专业校内人才双选会,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力资源。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用校地联合定向培养、培训学院订单培养、田间课堂专项培训等形式,以科普惠农服务站和“新农菁英”实训基地为载体,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保姆式服务”,实现新型农民的精准培育。结合地方需求,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推广园艺作物新品种和绿色生产新技术15项,制作农民培训专题作品14个,成功申报入选省教育厅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库。全年完成农业技术员培训1000余人、农民2000余人,高素质农民培训1288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867人,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868人。1人获江苏省农民培训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五、把握职业教育特点,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改革

1.实施校企协同“五双”育人模式。即双主体育人(学校+企业)、双导师指导(教师+师傅)、双课堂教学(校内课堂+企业课堂)、双身份学习(学生+学徒)、双评价(学历证书+专业技能证书),校企共定标准、共商方案、共开课程、共训技能,构建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校内课堂与企业课程交替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德技并修。

2.稳步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学改革。建立人文素质课程库,2021年推出高质量人文选修课39门,拓展学生人文视野,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成立人文教育讲师团,共开设十余场高水平人文讲座,创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各二级学院积极相应,实施高品位“六个一”人文活动,全校上下共同打造“高质量人文选修课、高水平人文讲座、高品位人文活动”三位一体的文化育人模式。

3.突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2021全年共获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奖项3项,互联网+创新创意赛三等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红色青年之旅赛道之“红色青年说”三等奖1项,农林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选送的两个项目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开幕式中展示。SYB创业培训人数再次突破,全年共培训180人,通过率达90%上。

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持续推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立足“大生物、大健康”办学定位,围绕“需求导向、集群发展、改造升级、循序渐进”的专业建设思路,对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经申报沟通,成功获批康复工程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2个新专业,生物制药技术群获批为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相关专业资源向制药设备、医疗设备、康复工程等专业领域转移,并逐步实现组群发展,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2.强化“三习”实践教学。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根据各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各二级学院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学生技能提升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抓手。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证书和执业证书培训,将技能证书培训并入实践技能课程课时。

七、扎根立德树人,推进“五育”融合

1.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积极推进全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了“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党委委员带头上党课,推进党史知识学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布置实践教学活动作业,以演讲比赛、学习竞赛等活动形式,召集学生广泛参与。将劳动课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过劳动教育课、集体劳动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资助工作。持续完善24678”阳光心理工作法,高质开展“320”“525”活动,建立团体辅导室。学期初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逐一对有风险学生进行访谈。将学生帮扶转变为常态化工作,修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对困难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动态调整走访慰问,做到应助尽助,应补尽补。经过向省教育厅的争取,今年在原有指标基础上增加4个励志奖学金指标、36个助学金指标,多争取央财资金79400元。学工处获批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标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和新要求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完善制度链,落实主体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将师德考核贯穿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完善师德失范行为调查处理程序设立书记信箱、校长信箱和举报电话等投诉举报平台,畅通师德监督渠道。

八、强化内部管理,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1.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年发表论文320篇(北大中文核心37篇、SCI收录2篇),全年立项科研项目92项(纵向79项、横向12项),资助经费401.5万元。一次性争取220万元市推动科技创新资金资助。禽病防控团队入选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获评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项,省社会科学精品工程专项课题、市推动科技创新资金资助项目、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统战理论政策专项课题、市党史学习教育专项课题立项数、资助额均居全市同类院校第一。科研处在徐州市脱贫攻坚工作中获记功集体奖励。

2.招生就业工作稳中有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调整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完善招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明确二级学院在招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2021年我校共录取新生3293人,其中三年制专科录取2118人、五年制高职录取956人,社会人员全日制学历教育录取219人,在计划编制适度控制招生规模的情况下,依然实现录取人数稳步上升,基本完成招生计划。在因疫情影响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加强组织、多方联系,较好地完成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截止91日,我校初次就业率为94.2%,高于去年同期6个百分点

3.人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完成2021年职称评审工作,4人新聘教授职称,1人新聘副教授职称,11人新聘讲师职称,2人通过市教育局评审的中职系列高级讲师。1人获批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获批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获批市“彭城恩师”先进个人,学校获批市“彭城恩师”先进集体,1人获批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主动贯彻引才工程,着力做好海外引才工作,成立学校专班,建立学校及二级学院两级网格化常态摸排体系,把海外引才列入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述职内容。

4.成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对接省高校高质量发展考核,修订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编制2022年质量年报和企业年报及教育质量内参报告,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对标诊断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纠正了专科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问题,规范开展教学督导、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等工作。

5.获批文明校园称号。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纽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学校获批20182020年度徐州市文明校园。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校园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校园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九、多措并举稳中求进,谋划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1.成立沛县分院。我校与沛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办学区域,正式形成一体三翼、四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沛县分院的成立既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力尝试,也是加强县区高校资源集聚的精准施力,是我校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全市职业教育向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2.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把握教育对外开放形势积极寻求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不断完善新机制探索新平台。作为百所华校云牵手活动成员学校,参加省委统战部2021“一带一路”华文学校行知教育论坛。完善《国际合作交流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规范,为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3.顺利化解全部债务。通过自筹和向财政申请等方式筹措资金,近二年已累计化债2.635亿元,2021年实有债务0.945亿元。为保障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在稳中求进的基调下,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同时积极向省市财政部门申请化债资金。截止202112月,我校顺利化解全部债务,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学校实现轻装上阵,为寻求高质量发展铺平了道路。

 

 

 

 

 

 

 

 

 

 

 

 

 

 

 

 

 

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秉承“三快”办学理念,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办学定位,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一、创新党建工作,推进“三清”建设

1.开启省委教育工委“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校内培育工程。以主题党日为抓手,以“三会一课”为阵地,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建设,积极组织参加省委教育工委“最佳党日”创建活动。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等要求,及时做好评先创优、项目申报等工作,争取市级“书记项目”立项1项。推进二三级党组织体系建设,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推进实施。继续积极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

2.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高标准落实国家关于纪检监察“三项改革”的要求,按照政治强、素质高、专业化标准配齐配强二级专、兼职纪检干部队伍。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全面从严治党方略,督促各党组织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继续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全面加强对制度执行程序闭环的监督检查,推进源头治理,切实扎牢“不能腐”的笼子,进一步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力度,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继续开展“三清示范校”建设,继续丰富完善“清源”特色品牌,争创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

二、强化政治引领,强化责任落实

1.加快构筑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办学方向,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构筑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配足配强辅导员和宣传工作人员,制定思政工作实施意见和评价机制。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采取“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课程性实践和专题性实践”相结合方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固本强基“521”指标体系和市委宣传部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反馈意见,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管理,强化责任落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拓展新媒体平台的粘合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外宣的质量和数量,提高传播力、影响力。

三、五育并举德育先行,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1.初步形成“一二三四五”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一个根本”建设学生管理与学生干部“两支队伍”推进学生组织、智慧学工、网络思政教育“三项建设”实施月月主题教育、阳光资助、心灵驿站、文明宿舍“四大工程”紧扣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法制安全和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五项教育”,推动学生工作育人化专业化精细化全程化常规化。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切实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深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策略,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培育。

四、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1.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继续组织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新专业申报。围绕“产业导向、集群发展、产教融合、改造升级”的专业建设思路,以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推进专业优化聚合,实现专业集群发展在专业建设上加大投入,提高办学条件。

2.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以现代农业、生命健康、信息装备为主轴的3+X重大科研布局。进一步整合资源、内引外联,建设跨单位、跨部门、跨专业的大平台、大团队。力争在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等方面实现更高层级的突破。

3.持续深化“三教”改革。面向企业真实环境开展情景式教学,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库和人文讲座课程库,推广“菜单式”教学、“模块化”教学,落实“三习”制度。推进学生技能比赛提档升级,在全国性赛事上获得好成绩。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教学。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鼓励校企合作编写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趋势的校本教材。继续深化“1+X证书”制度,构建“五双育人”格局,探索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校内课堂与企业课程交替教学模式。

五、强化办学条件支撑,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造,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职称层次、技能层次,引导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按省机构改革最新“三定”方案要求,完善校“三定”方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完善职称评选办法和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把师德素质纳入第一位考核素质。

2.加强实训平台建设。鼓励与企业合作建设“产出型”实训中心,鼓励与地方规上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整合现有实验实训资源,鼓励申报省市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六、“出口”拉动“进口”,服务学生精准就业

切实提就业质量,增强学校社会美誉度。完善网络招聘形式,拓展多渠道就业模式主动对接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开拓就业岗位加强与政府和人才服务机构的联系,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

 

 

202233

 

核发:0 点击数:104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